物联网设备恐成网络安全重灾区吗?
随着人工智能一路高歌猛进,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新时代渐行渐近。当前,物联网设备市场呈指数级增长态势,传统设备接入互联网成为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大势所趋。
人们在享受万物互联带来的便利同时,物联网终端的安全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甚至成为最薄弱环节。联网的打印机、路由器,都可能成为被黑客利用的“后门”,借以窃取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
业内透露,物联网设备成为黑客攻击的捷径并非危言耸听。2014年1月发生的针对物联网设备的一起攻击行为,攻陷了10多万个联网设备,包括电视机、路由器和至少一台智能电冰箱,每天发送30万封垃圾邮件。攻击者从任何一个设备发送的消息也就10条,因而很难阻止或查明攻击源头。来源:央广
解密,黑客到底如何对物联网进行攻击
谁会想要攻击智能家居?原因为何?这么做对黑客有何好处?由于物联网 IoT ,Internet of Thing)装置有别于 PC 和智能手机,并非全都采用相同的操作系统 (至少目前市场现况是如此)。然而这一点小小的差异,就会让黑客更难以发动大规模的攻击。除此之外,想要破解物联网装置的安全机制也需要相当的知识和适当的工具。
近年来,信息安全研究人员早已证明智能装置确实可能遭到黑客入侵。当初研究人员骇入这些装置的用意,只是希望引起厂商们注意产品的安全性。
但就在去年,趋势科技研究人员以实验证明黑客确实能够从远程撷取智能车辆的数据,甚至篡改自动化油表的油量。为了降低伤害的风险,这些实验都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但歹徒可就不会这么体贴。
现在我们已知道物联网装置有可能遭骇,那么,歹徒骇入这些功能单纯的家用智能装置要做什么?以下列举了一些可能攻击物联网的非典型嫌犯,以及他们的动机和他们攻击智能家居的机率有多大。
网络犯罪集团
对网络犯罪集团来说,其攻击的动机永远都是为了钱。随着越来越多物联网 装置进入家庭当中,网络犯罪集团盯上这些装置以及这些装置所连接的智能家居网络是迟早的事。网络犯罪集团一旦骇入智能家居网络,他们就可能发动勒索病毒攻击或者将装置锁住来勒索赎金。此外,他们也可能窃取敏感的用户数据,然后用来勒索被害人,或者拿到地下市集贩卖。
不肖分子
不肖分子很少有正当的攻击动机,他们总是大费周章地试图得到他们想要的。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有可能利用家庭物联网装置来跟踪、尾随、伤害受害人,甚至恶意破坏竞争对手的生意来取得优势。
黑客激进分子
不论是为了宣扬政治理念、表达不满,或者动员人群以达到某种目的,黑客激进分子向来偏爱能够让他们制造最大宣传效果的管道。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拥抱智能家居,黑客激进分子很可能会考虑利用这些装置来扩大他们的地盘。
政府机关
当牵涉到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权时,政府对人民的监控一向是个引起争议的话题。媒体一再爆料,政府机构经常为了国家和人民安全的理由而监听私人通讯以追查可疑嫌犯。因此,一些具备声音和视讯传输功能的智能家居装置就可能成为政府机关用于监控国家安的工具。
恐怖分子
尽管恐怖分子的主要目标是散播恐惧,但他们不太可能会利用智能家居装置来达到这项目的。但随着各式各样的企业都在营业系统和重大基础架构当中导入物联网技术,恐怖分子应该会盯上这些更有效果的攻击目标。
企业机构
严格来说,企业机构不算是黑客,但每当有厂商推出全新的热门物联网装置时,就会引起社会大众某种程度的不安。这通常都和隐私权有关。因此,正在考虑购买的客户,就会想要知道这些智能装置用起来到底安不安全。凡是会经手客户信息的任何企业,都必须坦白说明他们会搜集何种资料、如何搜集、储存在哪里、用途为何,以及还有谁会存取这些数据。若未正确告知客户这些相关细节,就是厂商的不对。
物联网信息安全有保障吗?会不会被黑客攻击从而被监控?
你好,要保障物联网信息安全需采用一定的防护手段。物联网是“万物互联”的网络,物联网技术原理更需要依托计算机,然而现在信息泄露事件还是非常严重的。前段时间国家有过相关报道过,在2020年境外约5.2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控制服务器控制了国内大约有531万台主机,国家的信息安全也还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威胁,所以物联网被黑客攻击并且监控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要保障物联网信息安全可以采用加密软件来防护的解决方案,天锐-绿盾加密软件可以对信息安全进行有力防护;如果担心被黑客攻击,可以采用天锐-绿盘的智能备份系统来对信息进行智能备份,通过灵活数据备份策略和高速恢复的智能备份方式,有效保护信息的安全。
物联网目前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1)安全隐私
如射频识别技术被用于物联网系统时,RFID标签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而用品的拥有者不一定能觉察,从而导致用品的拥有者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而且还将涉及到法律问题。
2)智能感知节点的自身安全问题
即物联网机器/感知节点的本地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取代人来完成一些复杂、危险和机械的工作,所以物联网机器/感知节点多数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场景中。那么攻击者就可以轻易地接触到这些设备,从而对它们造成破坏,甚至通过本地操作更换机器的软硬件。
3)假冒攻击
由于智能传感终端、RFID电子标签相对于传统TCP/IP网络而言是“裸露”在攻击者的眼皮底下的,再加上传输平台是在一定范围内“暴露”在空中的,“窜扰”在传感网络领域显得非常频繁、并且容易。所以,传感器网络中的假冒攻击是一种主动攻击形式,它极大地威胁着传感器节点间的协同工作。
4)数据驱动攻击
数据驱动攻击是通过向某个程序或应用发送数据,以产生非预期结果的攻击,通常为攻击者提供访问目标系统的权限。数据驱动攻击分为缓冲区溢出攻击、格式化字符串攻击、输入验证攻击、同步漏洞攻击、信任漏洞攻击等。通常向传感网络中的汇聚节点实施缓冲区溢出攻击是非常容易的。
5)恶意代码攻击
恶意程序在无线网络环境和传感网络环境中有无穷多的入口。一旦入侵成功,之后通过网络传播就变得非常容易。它的传播性、隐蔽性、破坏性等相比TCP/IP网络而言更加难以防范,如类似于蠕虫这样的恶意代码,本身又不需要寄生文件,在这样的环境中检测和清除这样的恶意代码将很困难。
6)拒绝服务
这种攻击方式多数会发生在感知层安全与核心网络的衔接之处。由于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且以集群方式存在,因此在数据传播时,大量节点的数据传输需求会导致网络拥塞,产生拒绝服务攻击。
7)物联网的业务安全
由于物联网节点无人值守,并且有可能是动态的,所以如何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签约信息和业务信息配置就成了难题。另外,现有通信网络的安全架构都是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出发的,不一定适合以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为需求的物联网络。使用现有的网络安全机制会割裂物联网机器间的逻辑关系。
8)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安全隐患
在物联网络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面临现有TCP/IP网络的所有安全问题,同时还因为物联网在感知层所采集的数据格式多样,来自各种各样感知节点的数据是海量的、并且是多源异构数据,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
物联网目前的安全问题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在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物联网的普及,会遇到很多安全问题,比如:服务器数据泄露,智能终端数据泄露,黑客入侵等问题。智能化的设备很容易被黑客入侵,或者勒索病毒的入侵。我们有两种方法对付它。
第一把补丁打全,安装杀毒软件、IPS、WAF等安全设备的事件库升级到最新版本,但是这种方法是对抗已知的勒索病毒。
第二是可以安装软件,比如LMDS最后一米数据安全, MCK云私钥、CBS赛博所,专门对抗未知的病毒,为终端设备,服务器通信管道,业务服务器平台各加一把锁,提高抗入侵风险能力。
物联网越发展,网络攻击越猖獗,这病该怎么治
过去一年中,全球各地的物联网恶意攻击事件大幅增加,其中就包括了两次非常有名的DDoS攻击:一次发生在通过Akamai托管的“Krebs on Security”博客网站上,另一次则发生在为众多社交网站的关键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支持的Dyn DNS服务器上。
在这两个案例中,攻击者利用物联网设备(如IP监控摄像头、DVR以及其他与目标无关的消费类设备)创建了能够破坏目标(不相关)服务的僵尸网络。在DNS事件中,许多常用的互联网服务都遭到了破坏,包括Netflix、Spotify、Twitter、Tumblr等等。
可以看出,黑客在众多攻击事件中使用的套路是:将恶意代码写入通常位于网络附近或边缘位置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中,令该设备被劫持成为恶意僵尸网络的一部分。而物联网边缘网络和设备之所以被黑客盯上,其原因就在于通常情况下,在企业认识到加密安全保护是新设计中稳健周全的基础支柱要素之前,大多数物联网设备都已经被部署完毕,这就让它们非常轻易地成为了黑客攻击入侵的目标。
更加聪明的深度防御
一般的物联网管理者,往往在软件安全方面投入了大量安全监管精力,但是却很容易忽略硬件选项。然而如果不同时考虑硬件和软件的话,则无法实现“自动防御故障”安全保护。
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安全隐患,美光科技提出的策略是:设计具有相应的恶意软件抵御能力的设备,并使之具有适当级别的保护冗余,以防未来暴露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漏洞。这也就是说,最好的深度防御其实是硬件和软件的强强联合。
美光科技认为,存储正是打通软件和硬件安全方案的关键点,因此其安全防御的思路,就是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存储级别的安全防护,来解决当前困扰物联网行业的安全难题。
0条大神的评论